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四章 - 湿热的气候

 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四章 - 湿热的气候

马来西亚湿热气候综合简报



执行摘要

本简报深入分析了马来西亚的气候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深远影响。核心结论指出,马来西亚属于赤道型气候,其显著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年温差小,素有“四季如夏,一雨成秋”的说法。影响其气候的关键因素包括: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导致气温普遍偏高;地形海拔差异造就了如金马仑高原等凉爽地区。降雨则主要受东北季风(11月至次年3月)和西南季风(6月至9月)的季节性影响,并与山脉地形相互作用,形成向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的区域差异。这种湿热气候为油棕、橡胶等热带作物种植、林业及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水灾和跨国烟霾等严峻挑战,对农业、渔业及民众健康构成威胁。

--------------------------------------------------------------------------------

1. 气候与天气的基本概念

为了准确理解马来西亚的气候状况,首先必须明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天气 (Weather): 指一个地区在当天或几天内的短期大气变化现象,例如阴、晴、冷、暖、风、雨等。
    • 示例: “雪兰莪沿海地区阴天,偶尔有雨;下午天气晴朗。”
  • 气候 (Climate): 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平均的天气状况。通常用某地气温和降水的多年平均值来描述。
    • 示例: “沙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2. 马来西亚的气候特征

马来西亚的气候类型被归类为赤道型气候 (Iklim Khatulistiwa),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 全年高温: 年平均气温高,约为27°C。
  • 年温差小: 全年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异很小。
  • 雨量丰沛: 全年降雨充足,没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 午后骤雨: 白天天气炎热,午后常有对流雨,雨后天气转凉,因此有“四季如夏,一雨成秋”的说法。

降水类型

  • 对流雨 (Hujan Perolakan): 这是马来西亚常见的降雨形式。炎热的午后,潮湿地表受热导致水分蒸发,形成强烈上升气流。气流遇冷后形成厚重的积雨云,并伴有闪电打雷,带来历时短、范围小的急骤降雨。
  • 地形雨 (Hujan Relief): 当湿润的海风遇到沿岸山脉时,被迫沿山坡上升,空气遇冷凝结成云并降雨。

3. 影响马来西亚气候的关键因素

马来西亚的气候由多种地理和大气因素共同决定,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雨量两个方面。

3.1 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纬度因素: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太阳热能接收较为集中,导致气温全年普遍较高。
  2. 地形因素: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高原地区如金马仑高原、云顶高原等气候凉爽,年均温约为19°C,与平原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3.2 影响雨量的因素

马来西亚的年雨量分布不均,这主要与风向和地形密切相关。霹雳州的拿律区是年雨量最多的地区,而森美兰州的瓜拉庇劳则是最少的地区之一。

  1. 风向因素(季风):
    • 东北季风 (Northeast Monsoon):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来自南中国海的东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导致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及砂拉越内陆地区雨量充沛。
    • 西南季风 (Southwest Monsoon): 每年6月至9月,西南季风因受到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的阻挡,对马来西亚的影响不大,因此各地普遍少雨。
  2. 地形因素:
    • 东北季风期间,半岛东海岸和砂拉越山区处于向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而中央山脉(蒂蒂旺沙山脉)阻挡了水汽,使得西海岸成为背风坡,形成雨量较少的雨影区 (Kawasan Lindungan Hujan)
    • 苏门答腊风暴 (Angin Sumatera): 每年5月至8月,巴生港口至新山一带在夜间偶尔会发生伴随闪电打雷的强风暴雨,这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天气现象。

4. 气候对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影响

赤道型气候对马来西亚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产生了双重影响。

4.1 正面影响

  • 农业: 高温多雨的气候极有利于油棕、橡胶、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农业活动可常年进行。同时,凉爽的高原地区适合种植茶叶、温带水果、蔬菜和花卉。
  • 林业: 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孕育了茂密的热带雨林,使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热带硬木出口国之一。
  • 旅游业: 阳光普照的热带海滩和作为避暑胜地的高原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 渔业: 热带海域渔产丰富,为捕鱼活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4.2 负面影响与挑战

  • 水灾威胁: 季风的异常现象可能带来持续性的大量降雨,导致地势低平的地区频繁遭受水灾威胁。
  • 烟霾危害: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林火失控时,干燥空气加上西南季风的吹袭,常将烟霾带到马来西亚,严重危害民众健康,并对航空、旅游等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
  • 对经济活动的限制:
    • 林业: 在雨季,山地变得湿滑,给伐木活动带来困难。
    • 渔业: 在东北季风期间,海上风浪巨大,严重影响东海岸渔民的出海捕鱼活动。

5. 关键术语定义

术语

定义

年均温

将一年中各个月的月均温累加后除以十二个月得出的平均值。

年较差

全年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

降水

雨、雪、冰雹等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积雨云 (Awan Komulonimbus)

一种浓厚的云层,通常与对流雨、雷暴和强风等天气现象相关。

向风坡

山脉迎着盛行风向的一侧山坡,通常降雨较多。

背风坡

山脉背着盛行风向的一侧山坡,通常降雨较少。

雨影区 (Kawasan Lindungan Hujan)

因山脉阻挡,位于背风坡的干旱或少雨地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