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二章 - 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初中地理第一册 第二章 - 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核心地图判读技能:方向、位置、距离与面积的测定
执行摘要
本文件综合阐述了在地图上进行精确判读所需的核心技能。内容涵盖四大关键领域:方向测定、位置定位、距离量算和面积计算。在方向测定方面,文件详细介绍了三种主要方法:利用罗盘进行基本定向、利用量角器进行精确测量的方位角法(从正北顺时针计算)和象限法(从南北向东西测量)。在位置定位方面,文件阐明了地图图网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东网线和北网线,并深入讲解了用于区域定位的四位数字图网索引和用于精确点定位的六位数字图网索引。此外,文件还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比例尺测量地图上的直线与曲线距离。最后,文件详细描述了通过方格法计算不规则区域面积的步骤,该方法通过计算区域所覆盖的方格数量并结合地图比例尺来得出准确的面积。这些技能共同构成了地理信息判读与应用的基础。
--------------------------------------------------------------------------------
一、 方向的测定与表示
在地图使用中,准确测定方向是首要技能。来源文件介绍了多种方法,主要可归纳为罗盘法和利用量角器的两种精确度量法。
1.1 罗盘法 (Compass Method)
这是一种基础的野外定向方法,核心工具为磁罗盘(Kompas Magnetik)。
- 基本原理:将罗盘水平放置,待磁针静止后,其一端指向南方,另一端指向北方。
- 主要方向:罗盘上标有四个主要方向,通常用英文缩写表示:北(N)、南(S)、东(E)、西(W)。
- 次要方向:在主要方向之间,还有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构成八方位罗盘。
- 地图定向:在野外使用时,将地图上的指北针或方向标与罗盘指北的指针平行对齐,即可确定地图上各地物相对于观察者的实际方向。
1.2 量角器法 (Protractor Method)
为实现方向的精确量化,可以使用量角器以度数(°)为单位进行测量。具体分为方位角法和象限法。
a. 方位角法 (Bearing Sudutan / Azimuthal Bearing)
该方法以正北为起点(0°),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测量,取值范围为0°至360°。
- 度数定义:正北为0°,正东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
- 测量实例 1 (小于180°):要测量诗巫(Sibu)在古晋(Kuching)的方位角,步骤如下:
- 分别在古晋和诗巫的位置画上“+”字标记。
- 用直线连接两点。
- 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古晋的“+”标记,并将0°线朝向正北。
- 沿顺时针方向读取连接线的度数,得出诗巫在古晋的方位角为65°。
- 测量实例 2 (大于180°):要测量诗巫在民都鲁(Bintulu)的方位角,步骤如下:
- 分别在民都鲁和诗巫的位置画上“+”字标记并用直线连接。
- 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民都鲁的“+”标记,但将180°线朝向正北。
- 沿顺时针方向读取连接线的度数,得到55°。
- 最终方位角为 180° + 55° = 235°。
b. 象限法 (Bearing Sukuan / Quadrant Bearing)
该方法将平面分为四个象限,以正北或正南为起点(0°),向东或向西进行测量。
- 表示方法:测量结果需包含起点(北或南)、度数(小于90°)和朝向(东或西)。
- 测量实例:
- 怡保(Ipoh)在太平(Taiping)的象限角为南50°东。
- 太平(Taiping)在金宝(Kampar)的象限角为北37°西。
二、 位置的精确定位
地图上的图网系统(Grid System)是精确定位任何地点的基础。
2.1 图网系统基础
- 图网线 (Garisan Grid):地图上纵横交错的直线。
- 东网线 (Garisan Timuran / Eastings):垂直的直线。
- 北网线 (Garisan Utaraan / Northings):水平的直线。
- 图网方格 (Persegi Grid):由图网线组成的方格。
- 图网索引 (Rujukan Grid):用于表示位置的坐标数字。读取时必须遵循“先读东网线,后读北网线”的原则,并以方格的西南角为起点。
2.2 四位数字图网索引 (Four-Figure Grid Reference)
该索引用于标识一个特定的图网方格,从而确定一个区域的位置。
- 构成:由四个数字组成,前两位代表东网线,后两位代表北网线。
- 示例:
- 某邮政局的图网索引为 1823。
- 其他地点的索引如下表所示: | 地点 | 图网索引 | 地点 | 图网索引 | | :--- | :--- | :--- | :--- | | 湖泊 | 2021 | 工厂 | 1522 | | 回教堂 | 1523 | 银行 | 1720 | | 学校 | 1919 | | |
2.3 六位数字图网索引 (Six-Figure Grid Reference)
为获得比四位数字索引更精确的位置,可使用六位数字索引,它可以将一个图网方格内的位置具体化。
- 原理:将一个图网方格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各细分为10等份。
- 构成:由六个数字组成。前三位代表东坐标,后三位代表北坐标。其中,第三位和第六位数字分别代表在相应方格内的精细位置。
- 示例:在图网方格1442内,回教堂A的精确位置为 145427。
- 东网线:145(即在东网线14向东推进5/10的位置)。
- 北网线:427(即在北网线42向北推进7/10的位置)。
三、 距离的量算方法
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的实际距离,需要结合地图的比例尺进行换算。
3.1 直线距离测量
适用于测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 图上测量:使用直尺或纸条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直线长度。例如,消防局与邮政局的图上距离为1.8厘米。
- 距离换算:
- 利用直线比例尺:将测得的图上长度与地图的直线比例尺对比,直接读出实际距离。例如,对应1.8厘米的实际距离约为3.6公里。
- 利用文字比例尺:将比例尺转换为文字描述(如“图上1厘米代表地面上2公里”)。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每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例如,1.8厘米 × 2公里/厘米 = 3.6公里。
3.2 曲线距离测量
适用于测量河流、公路等弯曲地物的长度。
- 图上测量:使用一条纸条,将其起点对准曲线的起点。沿着曲线的走向逐步移动并弯曲纸条,使其与曲线完全贴合,最后在终点处做标记。
- 距离换算:将纸条上标记的长度拉直,再用上述直线距离的换算方法计算实际距离。
- 示例:测量学校与医院之间河流的长度。在纸条上量得的曲线长度为5.5厘米。若地图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2公里”,则河流的实际长度为 5.5厘米 × 2公里/厘米 = 11公里。
四、 面积的计算技术
对于不规则区域(如岛屿、森林)的面积,可使用方格法进行估算。
4.1 方格法 (Grid Square Method)
- 准备格网:在一张透明纸上绘制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格网。
- 覆盖描绘:将透明格网纸覆盖在地图上待测区域的上方,并描出该区域的轮廓。
- 统计方格:
- 计算完整方格:数出轮廓内被完全覆盖的方格数量(示例中为15个)。
- 合并零散方格:将轮廓边缘不完整的方格进行凑合,估算其相当于多少个完整方格(示例中约为7个)。
- 计算总数:将完整方格与凑合方格的数量相加,得到总方格数(15 + 7 = 22个)。
- 计算单位面积:根据地图比例尺计算每个1平方厘米方格代表的实际面积。
- 示例:地图比例尺为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地面上50000厘米(0.5公里)。因此,一个1平方厘米的方格代表的实际面积为 0.5公里 × 0.5公里 = 0.25平方公里。
- 计算总面积:将方格总数乘以单位方格的实际面积。
- 示例:小岛的总面积 = 22个方格 × 0.25平方公里/方格 = 5.5平方公里。
--------------------------------------------------------------------------------
技能体系总结
主要技能 | 具体方法 |
测定方向 | • 罗盘法<br>• 方位角法<br>• 象限法 |
测定位置 | • 四位数字图网索引<br>• 六位数字图网索引 |
测量距离 | • 直线距离测量<br>• 曲线距离测量 |
计算面积 | • 方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