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李三春的政治奋斗

图片
  李三春的政治奋斗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Datuk Lee San Choon 辑者:吕少雄、佘克光 EDITOR: MR. LEE HONG, MR. SEAH KHIOK KWANG   承印者:佘(柔佛)彩印有限公司 PRINTER: SEAH ( JOHORE ) OFFSET PRINTING CO. SDN. BHD. 39-E, JALAN AH SIANG, J. B., JOHORE. TEL:228637. 出版者:泛马出版社 PUBLISHER: FUN MAH PUBLISHER 26, JALAN TAN HIOK NEE, J.B. JOHORE. 定价:每本五元正 PRICE: $5.00 日期:一九八二年九月二日 DATE: 2-9-1982. 封面设计:郑镇隆 COVER DESIGNER: MR. TAY TENG LONG     目录   拿督李三春略历 苦干的一生、奋斗的一生、谈李三春这个人 你看李三春如何 ? 再看李三春如何? 三看李三春如何? 四看李三春如何? 谈「你看李三春如何?」谈华人政治领袖的素质 拿督李三春从政大事记 居銮北区苦斗社阵强人 居銮马青筹募基金特刊献词 一九五九年居銮马华竞选委员会 一九六一年游艺大会演出委会职员表 拿督李三春各发活动照片 马华公会在 — 个转变中的马来西亚的任务 接受专访指出,马华公会支持任何人办大学 接受陈志勤医生専访,畅谈马华与巫统 拿督李三春博士语录摘要 第廿七届中央代表大会选举 拿督李三春各种活动照片 主要动机的探讨 慎评芙蓉选举战李、曾对峙 维护华人政治协商力量 一九八二年大选胜利后演讲词 民主选举与职权交替的斗争 民政、马华交恶不合逻辑 附录:马华改革风波始未 不寻常的猜度 拿督李三春各种活动照片 附录:敬悼马俊武先生 已故马俊武先生纪念图片 后记  

东南亚史导论

图片
  东南亚史导论 B. R. PEARN 著 张奕善译 台湾学生书局印行       作者序言   本书为初学东南亚史的学子提供一个研读的梗槪。虽然极大多数的学子对于近代的阶段感觉兴趣,可是没有具备若干古代的普通知识,以及前面六章对古代那个时期之人民和王朝的历史梗槪,便不可能了解到近代的事物,因此,今日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热望,部分是受到古代王国诸如满者伯夷 (Majapahit) 的伟大传统所鼓舞的。   同样的,极大多数的学子似乎集中其注意力于东南亚的大国;可是这些国家的历史和目前的情形,如果没有若干小国的历史,将无法察知。例如十九世纪的泰国与法国关系,泰半取决于法国地位在柬埔寨的兴起,今日湄公河流域的情势在历史的遥远过去有其端绪;当其时,泰族和越族都是吉蔑人危险的邻居。 ( 第三段略 )   译者序   东南亚洲是中、印两大古国之间的「中继地」,它与两大古国的关系由于历史的渊源、民族的血缘、人文的发展等层层因素,自古以来便非常密切。可是,就文化的影响而言:因为安南山系几乎是两大古国文化在东南亚洲上的分水岭,除了越南受到中国的影响之外,而其他的国家则受印度文化的宗敎思想、宇宙观、政治制度、法律精神、建筑雕刻,洵至生活上的衣着衣物之影响,凡此在在犹可探索出彼此之间过去在形式与精神上同根同源的痕迹。文化传播的历程原来是静而缓慢的,一旦扎下了基点,便逐渐根深蒂固;何况印度文化东传之际,水平已呈顚峯状态,而东南亚之民族文化尙是一片空白,客观条件下,不得不吸收外来优秀的,以故东南亚印度化的国家较多。倘然了解了这一种历史背景,再探讨东南亚洲的过去,就不会强调这个地区的中国文化,只能承认政治的从属,经济的交流关系了,但也不能抹煞印度的一面。其次,就东南亚洲的历史地理的常识而言:以译者滥竽东南亚史敎学十载之经验,国内学子恒不及南洋大学生,所以每每于敎学之余,检讨所及,于是采用仰光大学敎授 B. R. Pearn 所著的「东南亚史导论」译成中文,希望有兴趣修裁此门课程的学子有所弥补。   这一本书从历史背景讲起,由东南亚洲最早的政体扶南开始,以迄第二次大战之后民族主义的胜利为止凡二十八章,兼容并赅 。诚如吉蔑、占婆、越、藏缅、...

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

图片
  海外华侨华人发展简史 蔡北军 主编 张文香 王惠珍 王季深 副主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沪)新登字( 302 )号 责任编辑:吴绍中 封面设计“闵敏 海外华侨华入发展简史 上海社会料学院出版社出版 (上海淮海中路 622 弄 7 号) 新华书局上海发行所发行    诸暨报印刷厂印刷 开本 78 7X 1092 1/32   印张 5.75   字数 127000 1992 年 3 月第 1 版   1992 年 3 月第 1 次印刷   印数 1—2500 ISBN 7-80515-712-X/K · 102 定价: 3.20 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华侨是在我国一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第一节 华侨史上限众说 第二节 “华侨”名词众说 第三节 华侨史分期众说 第四节 华侨史分期   第二章 海外华人对中国的重大贡献 第一节 早期华侨对祖国的贡献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中华侨的业绩 第三节 “ 五卅 ” 运动中华侨的作用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中华侨的牺牲与支援 第五节 华侨对国内的汇款和投资 第六节 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华人的贡献   第三章 海外华人对定居国的重大贡献 第一节 海外华人致力于定居国经济的开拓 第二节 海外华人对定居国政治的影响 第三节 海外华人在定居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海外华人在当前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作用 第一节 战后华侨经济政治发展的新特点 第二节 华侨经济的壮大与发展 第三节 中华文明与华侨的观念 第四节 华侨对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   第五章 海外华人发展史应为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华侨、华人发展史是中国史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华侨、华人发展史是世界史的组成部分   附录 一、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变化表 二、海外华侨、华人分布情况表 后记       前言 蔡北华 ...

社会学Sociology

图片
  丁庭宇博士主编•桂冠社会学丛书 42     社会学 Sociology 尼南·史美舍 Neil J. Smelser 原著 陈光中 秦文力 周愫娴 合译   桂冠社会学丛书序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方法硏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就广义而言,社会学几乎是无所不包,祇要是和人类社会与行为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列为社会学家硏究及关心的对象。从狭义的观点来说,社会学自廿世纪中期以降,基本上也已开展出硏究的主体方向。现代社会学家们侧重的人类社会现象,大致包括:文化、社会化、社会互动、团体、组织、阶层化、阶级、社会流动、社区、种族、不公平、偏差行为、集体行为、婚姻、家庭、敎育、宗敎、政治权力、经济秩序、工作、休闲、人口都市化、社会变迁、环境、靑少年问题等等。至于社会学硏究的成果,更日益在社会与学术的各个领域中落实,在文化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效用。   如果从西方社会学发展史的角度,回顾社会学形成的过程,我们首先就必须强调,由十九世纪至廿世纪初期,影响早期社会学建立至钜的五大社会学家,也就是孔德 (1798 ~ 1857) 、史宾灵 (1820 ~ 1903) 、马克思 (1818 ~ 1883) 、涂尔干 (1858 ~ 1917) 和韦伯( 1864 ~ 1920) 。孔德是最早发明「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之父,他主张在观察及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及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史宾塞则以生物学硏究的发现,比拟人类社会的现象,并采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及发展。马克思的贡献是根据冲突的观点,来分析人类社会演进的原因。而涂尔干不仅在硏究社会秩序的问题上成就斐然;他的不朽名著《自杀论》,更在硏究方法及问题取材等方面,成为经典性的范例。最后,韦伯无疑是对现代社会学影响最钜的社会学家,他以为必须从个人行动背后的动机着手,才能了解人类社会中如资本主义及宗敎所以存在的原因。这五位古典社会学家,不唯奠定了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他们的思想更几乎涵盖了当前社会学各大支派的取向。   再从八十年代的发展来看,社会学仍是以功能学派[如派森思及墨顿 (Talcott Parsons & Robert K Merton) ]、冲突学派[如达伦道夫及寇舍 (R. Dahrendor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