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印尼默拉皮火山再爆发

图片
  星洲日报 2021.0817 星期二   印尼默拉皮火山再爆发   印尼最活跃的默拉皮火山周一再度爆发,并喷发数月来最大的熔岩流,大片地区更被滚滚浓烟笼罩,远至 3.5 公里外的社区都被大量火山灰覆盖。   默拉皮火山位于人口稠密的爪哇岛。它喷发时,数公里外都能听到隆隆声,火山灰喷上 600 公尺高空。火山灰覆盖了附近的城镇,惟当地此前已发出长期疏散令,故未传出人员伤亡。   日惹火山学和地质减灾中心负责人哈尼克胡迈达说,这是自去年 11 月当局提高默拉皮火山的危险级别以来,喷发最大的熔岩流。   他称,默拉皮西南边缘下方的熔岩穹顶和火山口的熔岩穹顶,自 7 月底以来一直很活跃。其中,体积估计为 180 万立方公尺,高约 3 公尺的西南边缘穹顶在周一早发生部分坍塌,导致火山碎屑流至少两次沿着西南侧快速移动。 (法新社照片)  

强震增至1297死 数以百计民众仍受困

图片
  星洲日报 2021.08.17 星期二   强震增至 1297 死 数以百计民众仍受困   海地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以西约 160 公里处上周六发生规模 7.2 极浅层强震,罹难人数星期日暴增至 1297 人。   海地民防局在更新声明中表示,约 1 万 3600 栋建筑物遭摧毁,逾 1 万 3700 栋受损,数以百计民众被困在瓦砾堆下,还有 5700 多人受伤。救难人员仍拚命在倒塌的建筑物中挖掘,以搜寻生还者。   总理亨利星期日前往受灾严重的莱凯指挥救援,并前往当地医院看望伤员。出发前他呼吁民众保持团结、共渡难关。   灾区的教堂、旅馆、医院和学校都因强震遭到严重破坏或摧毁,一座监狱的墙壁因剧烈的地震而出现裂口。莱凯多数居民彻夜露宿家门口,或仅有的残余建筑前,深怕余震再来袭。(美联社照片)

笨珍县峇吉街37间双层锌板店屋遭遇大火

图片
  笨珍县峇吉街37间双层锌板店屋遭遇大火 南洋7号报馆(柔佛)  在 《黑白话当年》系列 相簿中新增了  6 張相片 。 10 小時    ·  1984年6月19日凌晨12时30分,笨珍县峇吉街37间双层锌板店屋遭遇大火,几乎被烧成了废墟,估计损失超过500万令吉,火患发生后不久,新山、北干那那、峇株巴辖、古来共派出5辆消防车来灌救,火势在凌晨3时受控。 被烧毁的商号有: 1)金利杂货店 2)源和泰杂货店 3)荣宴香咖啡西果店 4)拉查餐室 5)福怡兴脚车店 6)林漳兴影社 7)广济堂药材店 8)瑞源杂货店 9)炎兴糖果店 10)民珍茶室 11)大华布店 12)潮安药材店 13)大新布庄 14)觉民(溢泉)五金 15)祥利布庄 16)捷隆杂货店 17)俊昌杂货店 18)陈无线电器行 19)大昌布店 20)头益杂货店 21)永美布庄 22)南光百货公司 23)南美洋服 24)黄协丰烟酒代理商 25)合兴布庄 26)印度人杂货店 27)志成火水杂货代理商 28)南顺农业品代理商 29)立成布庄 30)万成金铺眼镜店 31)新强布庄 32)保生布庄 33)永信金铺布庄 34)欢乐园西果店 35)合兴鞋店 36)永华布庄 37)源发水果店 遭大火烧毁的店屋都是建于日治时期,已有40年历史。 隔天中午,火灾地点恰巧下了一场豪雨,市民都认为这场雨来得太迟,如果是火患时下,就可免于多间店屋被烧毁的残局了。

宽柔学校开幕

图片
  南侨日报1913.05.20-10 宽柔学校开幕 柔佛侨商,组织宽柔学校,已早见本报,闻该校业已成立,定于昨礼拜日开幕,特请胡领事及本坡各团体,到校参观,是日到者极众,至午,行开幕礼,礼毕,请来宾演说,各学生同出操场体操,诚极一时之盛也。

柔佛设立学校之可喜

图片
南侨日报1913.02.17-11 柔佛设立学校之可喜 教育普及,为今日第一要图,柔佛一地,向无学校,以故该地华侨子弟之志切求学者莫不有向隅之叹,现该处侨商,以该处华侨子弟甚众,若不设立学校,以谋普及教育,何以端蒙养而植人才,故特设设立一宽柔学校,款项均由各商捐助,闻已捐集四千余元,定于二十日开校,至将来各项费用,则另设法筹措云,想该地华侨,对于此举,自必热心赞助,使该校得持于永久也,将来宽柔以教,养成强国之民,吾于此校祝之。

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反思

  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反思 孟春   李光耀承认,新加坡双语政策出现偏差,导致华人独尊英文,华语水平低落。华文教育工作者指政府忽略实际情况,经常改变政策,影响教学成效,如今面对中国崛起才有急迫感。   新加坡引以为傲的双语教育经常是吸引海外华人家长把孩子送到该国求学的原因,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月前却表示,施行多年的双语政策出现了偏差。他说,过去他以为所有学生透过死记硬背就能同时学好两种语文,现在他发现那是走错了方向,并指以前的教学方式是「疯狂」的。今年八十六岁的他坚定地表示,将在有生之年把错误纠正过来,在当地掀起不小的波澜。   其实新加坡所谓的双语教育并非指母语和英语并重,而是要求各种族学生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学习,本族语言退居第二语言,至于各华族方言则面对自然消亡的命运。经过社会变迁,新加坡华人对自己的身份产生了不同的认识,未必都将华语视为母语。   另据教育部调查,华族小一学生的家庭用语为英语的比例已由一九八二年的百分之十增加到零九年的百分之六十。因此对一些学生来说,李光耀的话确实说中了他们的问题,因为讲华语不是他们的习惯。   十八岁的胡恺琳就是属于少接触华语的学生。在香港出生的她,一岁随家人移民新加坡。虽然她在家使用粤语,但在外头大部分时间使用英语。她说,过去在课堂上,华文老师都在唱独角戏,学生没机会发言,所以上了十年的华文课,仍没信心使用华语交谈。   按照教育部的课程目标,学生到了中学毕业,必须至少认识二千五百个中文词汇。不过恺琳承认已将词汇归还老师。她害羞地说:「我们拼命背《词语手册》上的词汇以及解释,但考完试后,全都忘了。」   从事华文教学法研究的黄龙翔博士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教学法,但死记硬背也并非完全错误,只是要看教学对象。他指出:「以前的时代,可采用这种操练式教学,但现在学生面对的诱惑太多了,如果他们觉得闷,也不明白背诵的意义,马上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另一些人则认为,双语教学的「错误」并非是语言教学偏差导致的,而是牵涉到社会环境以及制度等更广泛的问题。   四十一岁的郭太太坦言,两个儿子缺乏对华文学习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家里少使用这种语言。但据她观察,儿子班上有四...

悼念任雨农

  悼念任雨农 文:陆庭谕         近十年来,因常到北马公干的关系,惯常落脚在槟城,多数会向任先生亲聆教益,也承他不断赐予墨宝鸿文巨着,实在铭感五内。       最近三两年,病魔却成了他的“亲密战友”,让他奔波于槟岛与双溪大年医院之间,他没向恶势力低头,终于在冬至前夕,与世长辞,积闰 104 岁,福寿全归。       从任老治丧到出殡,因肾病困扰的我,只能电话吊唁,向任师母和蕙文等致意,要他们节哀顺变,也为自己缺席致奠而致歉。蕙文说:“我会转告他老人家,父亲常说,你的关怀和问候,令他感到温馨 ...... 。”       重读《风雨十八年》,族魂林连玉遗着《出卖华文教育罪魁汪永年》一文,就会看到汪永年和殖民地官员逼害孔夫子孔翔泰和任雨农先生的一幕。兹将原文录下以饷读者:       钟灵中学内,有两位教师,为汪永年恨之刺骨。一位是孔翔泰先生,曾在教师会席上公开攻击汪永年。一位是任雨农先生,曾经用笔名写文章发表于星槟日报,也是攻击汪永年的。不料汪永年手段毒辣,竟与殖民地官僚勾结,要断绝他们的生活出路。 1956 年 11 月中旬,提学司培恩氏就对全马 11 州的教育局发出秘密训令 ( 也知会新加坡的教育局 ) ,说明今年年底槟城钟灵中学将辞退孔翔泰、任雨农两位教师。这两位教师,明年度无论到任何一州谋求教职,都要拒绝。那孔翔泰先生,年事已高,有子成人,可无问题。那任雨农先生,年力方壮,子女共七人,都很幼小,一旦失业,势将全家挨饿。培恩氏的训令到了雪州教育局,视学官刘怀谷先生就秘密通知我。   极力救援孔 任两位 先生       到了 12 月 6 日 ,报纸上果然发表孔任两先生被钟灵中学当局辞退的消息。我就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教总关心会员的福利,对于孔任两位先生的被辞退,深切注意。这一天中午,马华公会宣传主任黄奕忠突然请我到佑记酒家吃饭,向我探询对于孔任两位先生被辞的意见。我说:“职位无端被辞,已属不应该,更要使他们永远失业,未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