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夜报—快乐星期天__31_05_2025
星洲日报夜报—快乐星期天__31_05_2025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来源,以下是新闻标题及简介的整理:
-
靠雙手支撐一座城市的華麗 因為有你而潔淨 清潔工人
- 简介: 探讨了商场清洁工人在维持大型购物中心(如位于布城的IOI城市广场)的整洁和秩序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IOI城市广场营运部保洁与园艺管理经理纳文古玛强调,他们不仅仅是清洁人员,更是发现问题和协助维护顾客安全的“眼睛与耳朵”。文章介绍了商场庞大的两百多人保洁团队(包含园艺人员),采用三班轮班制,24小时负责各重点区域的清洁。虽然多数是外籍员工,但他们表现专注负责。文章还提及他们拾金不昧的操守以及商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包括关怀员工情绪和提供表扬机制。部分外籍员工如来自尼泊尔的古玛和来自印尼的哈尔麦达、宁欣、莫哈末哈纳比,分享了他们离乡背井工作的原因(养家糊口)、适应过程(学习语言、清洁技能)、工作中的经历(被误解、收到感谢)以及未来的规划(寄钱回家、创业)。
-
不因3D工作而卑微 他們用勞力寫下自己的 生命故事
- 简介: 这部分聚焦于以体力劳动写下生命故事的清洁工人,特别是印尼籍的蕾妮和艾妮。文章引用了一位国内女佣(蕾妮)讲述十多年前作为住家女佣的辛苦经历,包括长时间工作、低薪以及与家人沟通的限制。后来,蕾妮转为钟点女佣,获得了更规律的作息和稳定的收入。她通过努力工作积蓄资金,在家乡盖房用于出租,并计划今年回乡。文章也介绍了艾妮,她为了养家承担家庭责任、偿还母亲债务、在家乡投资油棕种植和养牛。蕾妮和艾妮都在DC管理与清洁公司工作多年并晋升为主管,负责培训新员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工作心态,因为部分外籍员工并非被迫从事清洁工作,缺乏专注。她们也分享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如体力消耗大的装修后清洁、难以适应的厕所清洁,以及处理奇葩顾客要求和被怀疑偷窃的情况。她们表示,所在公司提供了升迁机会、奖励和关怀,让她们愿意继续工作。她们认为“忍耐”是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学会的一件事。
-
為每個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 简介: 介绍了DC管理与清洁公司的负责人朱茂光,他从基层做起,理解员工(特别是来自艰困家庭的外籍员工)的需求。公司的使命是“为每一个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不仅服务客户,也关注员工的生活质量,为愿意共同成长的员工提供发展机会和提升收入的途径. 文章指出,服务超过三年的员工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得到改善. 钟点女佣模式提供了更大的弹性和自主权,收入与个人绩效挂钩,公司也设有奖励机制. DC计划推出线上预约平台并拓展更多家政服务,希望能吸引更多本地人参与,让他们利用空闲时间创造价值. 朱茂光致力于推动清洁行业的专业化,打破“3D”(肮脏、艰难、危险)刻板印象,计划开设系统性培训并争取政府支持获得认证. 文章还分享了两位本地员工的故事:热爱园艺、不觉得辛苦的园丁甘南,以及为了支持子女教育、不觉得清洁工身份可耻的清洁工拉菲沙卡迪尔。他们都通过这份工作努力实现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目标。
-
爲琴酒添上別樣風味 東京手工蒸餾廠 變廢為新
- 简介: 介绍了位于东京浅草附近藏前的东京リバーサイド蒸溜所(Tokyo Riverside Distillery)。这家由Ethical Spirits & Co.成立的酒厂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他们创新地使用其他产业的副产品或即将废弃的原料(如清酒酒粕、过期啤酒、咖啡豆渣、可可豆壳)来蒸馏原酒,为琴酒增添独特风味并减少浪费。酒厂建筑外观不起眼,但内部包含门店、经营自家酒和餐食的酒吧(Stage),以及种植香草的迷你天台花园。他们不断尝试新奇做法,例如使用清酒酒粕的LAST EPISODE 0系列、使用啤酒的REVIVE系列,以及提供给订阅会员的实验性酒款(甚至包括四川麻辣口味)。酒厂计划将产品拓展至海外。
-
演員兼音樂人鳳小岳 做音樂然後我讓大家聽懂
- 简介: 专访了中英混血的台湾演员兼音乐人凤小岳。他以歌手身份带着首张创作专辑《柒》来到马来西亚,该专辑获得了第35届金曲奖三项提名。文章提到凤小岳自中学就开始弹吉他,曾获得吉他奖项,音乐魂由来已久。他从演员转向音乐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现场感,并从只弹吉他发展到唱歌。他坦承演戏时常感到不舒适,需要掏空自己、放下主观意识来揣摩角色,每次获得新角色都像突破舒适圈。他也提到拍戏现场长时间的等待对情绪戏的折磨。对他而言,音乐是一种救赎和避风港,特别是以“重生”为主题的专辑《柒》,旨在传递正能量。数字“7”象征好运、完整和无畏。他最近组建了乐团“压克力柿子 Kaki Acrylic”,更喜欢一群人创作。凤小岳目前专注于创作能表达自我的音乐,并希望找到让大家听懂的方式,享受现场表演中爆炸性的感觉和与观众的零距离交流。
-
菲律賓 重新認識她的多元面貌
- 简介: 讲述了一场为期5天4夜的菲律宾媒体考察之旅,旨在展现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和著名景点长滩岛以外的多元魅力。行程包括:长滩岛(第一站),体验细腻白沙滩(分为Station 1、2、3区),欣赏醉人日落并体验传统帛琉帆船;Casa San Pablo旅宿(第二站),体验椰子文化,品尝10种椰子制品,观摩椰子创意料理制作;跳岛游前往以贝壳闻名的普卡海滩浮潜,以及以海蚀洞、石像闻名的水晶岛(参观了Cove 1,Cove 2因潮水高封闭),并在Tabon海滩体验“手抓饭”式午餐;埃斯库德罗别墅种植园和度假村(第三站),前椰子种植园,体验搭乘水牛车,在Labasin瀑布下将双脚泡在溪水中享用自助餐,观看民族舞蹈表演并划竹筏;威尼斯大运河购物中心(第四站),在马尼拉体验乘坐贡多拉船,感受欧式浪漫氛围;西班牙王城區Intramuros(第五站),漫步马尼拉老城区,参观军事要塞圣地亚哥堡(感受历史的沉重)、马尼拉大教堂(感受肃穆神圣),以及卡撒马尼拉博物馆(重现19世纪贵族生活)。文章还提及菲律宾饮食(米饭和鸡肉是主食)以及西班牙殖民对当地语言、文化和宗教的深远影响。
-
裂縫之中,我看見另一個新加坡
- 简介: 作者回顾了自己对新加坡认知的变化,从媒体宣传的“完美”形象(干净、先进、高效率) 和童年经历(完善公交、口香糖禁令),到受到政治启蒙后,开始看见严刑峻法下不被主流诉说的一面。通过阅读独立记者韩俐颖的书《我所认识的新加坡》和观看纪录片,作者了解到“光谱行动”(1987年)等历史事件,即政府在未审先扣下拘留异议人士,这与马来西亚的恶法(内安法令)相似。这种发现让作者首次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安感,意识到对新加坡的认识有盲点和被隐瞒的部分。文章对比了新加坡经济成功的表象与韩俐颖看到的穷人面临的系统性障碍。作者探讨了在保守社会中如何冲撞,韩俐颖的观点是“务实反抗”,在遵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通过游说和协商推动改变,但也强调了“务实”是为了“反抗”服务,不能反其道而行。作者和韩俐颖都为那些在新加坡为理想和自由有韧性地生活的人感到骄傲,认为异议是民主的必备特质,并非排斥新加坡。文章还穿插提及了一些相关的本地出版物,如探讨新加坡社会问题的《马来素描》和关于南洋大学校友的书籍。
-
金曲36,馬來西亞音樂人的寂寞
- 简介: 讨论了马来西亚音乐人在第36届台湾金曲奖上的表现和面临的现状。文章提到去年片山凉太和龙玟宏凭借《富都青年》主题曲获奖,但今年他们的专辑未能入围。今年只有戴佩妮凭借专辑《双生火焰》入围最佳国语女歌手,是唯一的大马代表。尽管华语音乐市场重心转向中国,但台湾金曲奖因其专业性和代表性仍是无数音乐人梦寐以求的奖项. 文章回顾了过去大马音乐人在金曲奖上的成功,如2021年获奖的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文章指出马来西亚本地的音乐奖项(如娱协奖、AIM中文音乐奖)均已停办,而新加坡的FreshMusic Awards设有新马区域推荐奖,为区域音乐人提供肯定和曝光机会(今年分开评比)。文章总结,虽然创作是核心,但奖项能提升能见度并激励创作人。
-
法國電影節:看不出套路的敘事
- 简介: 作者评论了法国电影节的选片,认为法国电影的叙事风格与好莱坞主流制作不同,常让人无法预估剧情走向,这正是其魅力所在。文章简要介绍了部分电影:**《Night Call》讲述锁匠意外卷入追杀;《Beating Hearts》是非传统叙事的爱情片,通过剪接和音乐展现命运与激情;《Chicken for Linda!》是一部动画片,手绘风格写意独特,通过找鸡修复母女关系;《Rosalie》讲述长胡子女性面对歧视,坚持自我并帮助丈夫事业,以温柔手法探讨自信和平权;《Monsieur Aznavour》是传记片,聚焦法国音乐家Charles Aznavour的内心变化和不同遭遇;《A Little Something Extra》是票房冠军,由残障演员出演,讲述劫匪父子混入夏令营与特殊群体的互动,传递关怀;《The Marching Band》和《Sailing Home》**则通过不寻常的处境探讨亲情价值。作者欣赏法国电影通过剧情发展逐渐展现人物和探索人性。
-
你知道端午節歌曲曾遭到禁唱嗎?
- 简介: 讨论了与端午节相关的歌曲,指出中文流行音乐中直接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歌曲很少。文章重点介绍了**〈烧肉粽〉**(原名〈卖肉粽〉),这首歌由张邱东松创作于经济萧条时期,反映了台湾民众的生活困苦,因“歌词有伤风化”曾于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禁唱。后来,郭金发重新翻唱并修改了歌词和旋律。文章还提及其他借题发挥的作品,如周杰伦的〈疗伤烧肉粽〉和蔡琴的〈屈原〉,但认为它们与端午节无直接关系。近期网络歌曲〈五月五是端午〉被批评流于表面、缺乏新意。文章最后提到屈原是与端午节必然联系的人物。
-
與一場感冒對峙的海島時光
- 简介: 作者记录了一次计划放松的海岛度假,却因感冒而打乱行程的经历。尽管尝试享受阳光、游泳和当地美食(包括辛辣鸡尾酒),但在旅途第四天病倒,出现喉咙痛、肌肉酸痛、冒汗、流鼻水等症状。生病让作者感到无聊和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享受豪华别墅的设施。在旅程最后一天,身体好转,作者走出度假村,在一个路边摊吃到简单而美味的炒猪肉饭,味觉恢复,感受到简单的满足。文章对比了计划中的度假与生病后的现实,以及在困境中发现的微小乐趣。
-
昨天发生了一连串离奇的事 件,让我来好好跟你们说吧!
- 简介: 作者分享了充满离奇事件的一天。早上在咖啡店吃早餐时,附近突然发生打架事件,作者因害怕而逃离。下午准备出门看舞台剧时,发现家门被锁,不得不求助朋友和邻居。随后,作者去错了剧场地点,虽然及时进入剧场,但朋友却因此错过了演出。精彩的舞台剧让作者暂时忘记了早上的惊吓。晚上参加播客录制,讨论了一些 unconventional 的话题。最后,失踪一年多的小猫回家了,为这离奇的一天画上句号。
-
吉隆坡消失的地名“廣南隆”
- 简介: 作者回忆了吉隆坡一个消失的地名“广南隆”(Kampung Dollah),这是半山芭监狱附近的一个三角形区域,得名于早期的“广南隆旅店”。文章描述了该区域的旧貌,包括二手车行、同乡会、武术团和一档生意很好的福建面。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去打包福建面时,档主关于“没有蒜头炒不出好味道”的说法。文章也提到了该区域的变化,随着Shaw Parade的兴建,区域正式改名为Jalan Changkat Thambi Dollah。如今,该区域汇集了许多中国各省风味美食店,俨然成为中国美食街。尽管如此,作者基于怀旧情结,仍喜欢称此地为“广南隆”,并认为这个名字恰好契合了这里融合“广”(广西)、“南”(湖南)和“隆”(吉隆坡)美食的特点。
-
打工的人
- 简介: 探讨了在日本的学生兼职现象。作者提到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 often 包括喜爱日本文化和希望在日本生活工作. 文章指出日本很多大学生兼职打工,主要原因是物价高昂和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 合法打工需满足条件,如不影响学业、每周工作时间限制,以及获得“资格外活动许可”. 学生打工的优点包括学习“活”的日语、社交能力、拓展人脉和增强求职竞争力. 文章提到虽然存在社会阴暗面,但打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留学生的经济负担. “飞特族”是日本出现的指自由职业者或打工的人的词汇,强调工作时间弹性.
-
你多久沒提筆寫字了?
- 简介: 探讨了“文盲”定义在现代社会的变化。传统文盲指不识字的人,现代文盲则包括不会使用电脑、互联网或缺乏沟通管理能力的人。文章指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虽然减少了“现代文盲”,但催生了“数位时代传统文盲”,即过度依赖电子输入法导致提笔忘字现象日益普遍。此外,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在社交平台快速转发信息,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即“分享讯息”的速度超过“理解讯息”的速度,这被认为是“数位时代的新文盲”. 文章强调,阅读能力不仅是识字,更需要理解和判断信息. 新文盲可能缺乏逻辑思考能力,不理解社会符号、常识或规则. 文章提醒读者不仅要识字看书,更要理解接收到的信息.
-
彼 此 隔 絕
- 简介: 探讨了社交媒体时代人际关系的悖论:虽然在线上看似热闹、紧密相连,但实际上可能更感孤独和彼此隔绝。作者以网飞改编的《百年孤寂》为例,书中与世隔绝的村庄和无法理解彼此的家族成员,呼应了现代人在社交媒体上的“社交”假象——关系广泛却情感稀薄,可以快速联系世界,却难以对身边人说出心里话。信息爆炸导致记忆碎片化,拍照代替回忆,搜索代替思考,快餐式信息让人丧失深度思考能力,就像经历一场“记忆瘟疫”. 算法推送内容,如同《百年孤寂》中重复的命运,将人困在预设的轨道中. 文章讽刺地指出,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相连”,却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彼此隔绝”.
-
讓人秒回小學食堂的馬六甲特產——mee bodoh傻瓜麵
- 简介: 介绍了马六甲的一种特色炒面——Mee Bodoh,中文常译作“傻瓜面”。这种面条简单朴实,只有黄面、芽菜和特制参峇炒制而成,搭配一勺参峇和黄瓜丝。文章对比了台北的“傻瓜干面”,并解释了马六甲Mee Bodoh名字的由来——因配料简单被友人戏称为“Mee Bodoh”。尽管名字和外表普通,但它味道独特(特别是火辣的参峇),受到食客喜爱,常常大排长龙。老板Pak Hasan从母亲手中接管店铺,并坚持朴实无华的风格,不正式使用“Mee Bodoh”的名字. 文章还提到了面条通常搭配参峇油煎荷包蛋,以及有顾客喜欢用傻瓜面搭配椰浆饭. 作者为了这口味道,不远千里前往品尝.
-
建築學是一門值得大衆學習及討論的學科
- 简介: 提出建筑学是值得公众学习和讨论的学科,因为大众对建筑师工作的理解往往很表面。建筑学不仅包含美学和科学,还需要管理、沟通和领导能力。文章强调建筑学应“以人为本”,解决人群问题。公众应从城市规划、在地经济和技术研发等广义角度理解建筑,参与讨论,避免资源浪费. 建筑师群体应积极主导交流平台,鼓励公众参与公共事务,通过“由下而上”的方式整合社区需求,弥补权贵者“由上而下”判断的失误. 在经济低迷和行业变革下,建筑实践者形式日益多元,都为改善地球和社会做出贡献. 跨世代、跨国界、跨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对于促进行业成长和提升生活环境至关重要.
-
忘憂 檳 榔
- 简介: 探讨了嚼食槟榔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文章通过探访槟榔种植园,了解到槟榔的种植、收成和加工方式(青果烟熏、红果曝晒). 嚼食槟榔(搭配石灰和荖叶)的历史悠久,在菲律宾有4600年前的考古证据. 槟榔后来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上层社会流行,并被用于医药和佛教祭祀. 在马来西亚,槟榔在马来人和娘惹峇峇的社交和婚嫁传统中扮演重要角色,象征男女结合. 文章指出,槟榔未能像茶叶、咖啡、烟草那样全球流行,部分原因是未被西方广泛接纳以及其致癌的负面形象. 然而,槟榔在文化和精神层面仍有意义,至今仍出现在拿督公神龛中,具有“忘忧”的神性.
-
COEX——不僅是空間活化,更是一場社區再造的運動
- 简介: 介绍了槟城乔治市由旧铁工厂改造而成的COEX,将其视为马来西亚空间活化和城市创生的经典案例. COEX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更新,更是一场社区再造运动. 建筑师(梅志雄及其团队)保留了建筑骨架,注入新活力,并将其定位为Community Experiment(社区实验),强调连接和对话. COEX通过吸引关心地方的艺文团队和社区成员,利用共享空间举办各种活动,形成了一个共好生态系,让老空间焕然一新并充满生活气息. 文章强调,空间活化的重点不应只在于空间本身,而是能否引入活水、产生新的连接,从而推动社区能量. COEX的实践表明,建筑可以成为城市创生的重要“媒介”与“平台”,将专业深度与社会广度结合,通过重塑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来实现社区的再生.
-
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的 對照思辨
- 简介: 介绍了旅居台湾的大马导演高俊耀及其戏剧作品《感谢公主》. 该剧融合了传统南管、梨园戏与当代剧场形式,获得了奖项肯定. 剧作采用双线叙事,对比古代故事(源于戏曲《朱弁》,讲述宋朝使臣被扣留金国后受到公主帮助)与现代故事(设定在1950年代冷战时期,讲述一名特工叛变). 剧作探讨了人性、信念、选择、流离与转向,以及记忆如何形塑历史等主题. 高俊耀受到马来西亚政治环境变化的启发,思考历史叙事的不同视角. 演出结合了南管乐师的现场演奏和实验性现代声响,以及简约的舞台设计和影像. 剧中由一名演员郑尹真一人分饰古代公主和现代女主角两个关键角色,串联起两个时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