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马来西亚华社文史论集

图片
马来西亚华社文史论集 作者:郑良树 出版/发行:南方学院 Kolej Selatan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P.O.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07-5586605 Fax: 07-5563306 承印者:益新印务有限公司 Percetakan Advanco Sdn. Bhd. (45169-K) 19, 21 & 23, Jalan Segambut Selatan, 51200 Kuala Lumpur. Tel: 03-6269211, 6270699 出版日期:1999年5月第一版 印数:0,001-1,000 定价:RM8.00 《目录》 马来西亚华社文史论集 序 第一辑 1.大马华族史早期文献——青云亭条规簿 2.亭主时代的青云亭及华族社会 3.青云亭的文献 4.我讲薛文舟 5.青云亭第二代亭主薛文舟 6.黄亚福及其他 7.文学与历史的结合 8.新山讲古会联想 第二辑 1.华族社会第一世家——敬悼林连玉先生 2.马六甲第一世家——寿沈慕羽先生七秩荣庆 3.论林先生人格和情怀——读《连玉诗存》后 4.《沈慕羽资料汇编》总序——儒家文化的实践者 5.华文教育——超越认同的困扰 6.在大道奔驰的儿女——“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侧记 第三辑 1.先天道德说 2.安身寄命的文化 3.建国的理想 4.宪法意义与立国精神 5.知识分子的抱负和命运 6.文化匮乏症 7.法家的阴暗面 8.论文化臃肿症 9.法家学派的中断 10.真与善——中华文化的两个性格 11.消墙撤篱,放眼世界 12.兼容各族文化 13.开发各族资源 14.文化中华圈 15.开拓与发展 16.华族的学术事业 附录 1.第一位撰写大马华族历史小说的学者(周伟民) 2.南方有嘉木(谭家健) 3.《古典文学论丛》序 4.“华语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学术讲座献词 5.许庆平《红尘有泪》序 6.《新马华族文献史料汇目》序 7.说因缘·谈往事 8.华文教育——从误解到理解 9.郑良树《商鞅评传》审稿意见 序     本集分三辑,...

孙中山与柔佛

图片
孙中山与柔佛 Sun Yat Sen and Johor     本书 探讨了 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与柔佛地区的关联 。文章 分析了辛亥革命前柔佛独特的 “ 治华政策 ” ,并探讨了这如何 影响了革命党人在柔佛的活动和面临的阻力 。合集还 详细介绍了柔佛的革命志士,特别是麻坡地区的活动家,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时期以及之后在柔佛兴办书报社和现代华文学校的贡献 ,凸显了这些组织在传播思想、推动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由 安焕然 、 吴华 、 舒庆祥 主编的《孙中山与柔佛》 一书,于 2012 年 5 月 由 南方学院 与 新山中华公会辖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联合出版。本书汇集了 2011 年 6 月 25 日 在新山举办的 “ 孙中山与柔佛学术研讨会 ” 论文 精华,并辑录了同期在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展出的 “ 孙中山与柔佛特展 ” 精华特辑。作为新山中华公会成立九十周年的献礼,本书深入探讨了 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与马来西亚柔佛州华人社会 之间的关系。 本书结构清晰,分为 “ 上篇 ” 和 “ 下篇 ” 。   上篇收录了六篇学术论文 ,从不同视角、运用多样史料,对孙中山与柔佛的关联进行了探讨: 颜清 湟 教授 的论文《孙中山与马来亚, 1895-1911 》 ,宏观地梳理了孙中山心目中的马来亚及当地华人,他与不同阶层华人的互动,以及 槟城会议 在辛亥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指出,孙中山最初并未将马来亚华人列入其革命计划,但通过与香港和马来亚同学、杨衢云等人的接触,以及亲历新加坡的繁盛,他对马来亚华人的富裕程度有了深刻认识,并对此寄予厚望。尽管争取富商如陆佑的支持遇挫,但孙中山通过书报社演讲和公开演说,成功争取到部分富裕商人及中下层人士的支持。颜教授还详细分析了 新加坡《中兴日报》与《南洋总汇新报》之间的革命与保皇论战,孙中山本人也参与其中,显示了他对新马华人舆论的重视。文章特别强调了 1910 年的槟城会议 对广州黄花岗起义乃至武昌起义的决定性作用,并将马来亚华人推上了辛亥革命运动的舞台。 胡兴荣博士 的《孙中山对马来半岛的影响与本土研究》 ,着重于 1906 年至 1910 年 间孙中山在马来半岛的活动轨迹,包括在吉隆坡、槟城、太平、...

吉隆坡的诞生

图片
吉隆坡的诞生 .郑良树,字百年,新山人。 .他是文学博士,大学教授,但却时而“不务正业”,读小说,写小说。 ·他是本区第一位撰写华族历史小说的人。他把撰写小说的技巧运用到华族历史研究上去,把华族历史改写成动人的小说,以小说展现历史。 .本书叙述吉隆坡开辟的沧桑史,展现当年叶亚来率领一批先人梯山航海、筚路蓝褛的冒险经过,也刻划当年马来统治者内部的矛盾冲突、因利益而互相倾扎斗争的各种历史事实,是了解吉隆坡早期开辟经过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郑良树 出办/发行:南方学院出版社     SOUTHERN COLLEGE PRESS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P.O.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07-5586605  Fax: 07-556 3306     http://www.sc.edu.my E-mail: researchinstitute@sc.edu.my 排版:庄妙菁 承印者:OREN PRINTING SDN. BHD.     34, Jalan Penaga 10,     Kawasan Perindustrian Kota Putri,     81750 Masai, Johor. 出版日期:2005年5月第一版 印数:0001-1,000 定价:RM30 Perpust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loguing-in-Pubucation Data [Tay Lian Soo] [Ji Long PO De Danshen] 吉隆坡的诞生/郑良树著 ISBN 983-2453-07-0

百年宽柔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图片
百年宽柔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roceedings of Foon Yew Learning Village International Conterence 目录 序   郑良树教授   童星存   拿督张文强 论文 王润华·宽柔以教、南方之强:人文科技经济之整合与华人民办大学教育之新定义 舒庆祥·宽柔学校=1913年 安焕然·纠葛与超越一一关于宽柔创办的争议与聚焦 萧诗平·“制作地方”:宽柔与华人的新山 莫家浩·社会权力结构与马来西亚华文中学改制问题新释:钟灵中学与宽柔中学的比较 汤锋旺·祖籍地与居住地:华人办学发展形态的共性探讨一一以宽柔学村和集美学村为例 石沧金·台湾与大陆之间一一1950年代以来宽柔中学与中国的关系简析 曹淑瑶·柔佛新山宽柔中学专科部成立与发展之研究 祝家丰·海外华人办学的楷模:论柔佛州华文教育、宽柔与南方大学学院之特色和文化使命 曾丽文·宽柔三陈(陈微崇、陈鸿珠、陈鸿腾)的教育典范 附录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程序 宽柔学村百年庆联合筹委会名单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工委名单 论文发表者简介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照片 百年宽柔 宽柔学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Proceedings of Foon Yew Learning Village International Conterence 主编:安焕然 执行编辑:袁宝康 封面设计:康德有限公司 校对:曾丽文 叶芯妤 黄诗颖 排版设计:蔡俊伟 出版:南方大学学院 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P.O. 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Malaysia. Tel: +607-5586605   Web: www.sc.edu.my 宽柔中学 Foon Yew High School 59-C, Jalan Ibrahim Sultan, 80300 Johor Bahru, Johor, Malaysia. Tel: +607-2224446     Web:...

柔佛的新曙光

图片
柔佛的新曙光 本书 提供了 柔佛州新山华人早期拓荒史 的文字资料。主要内容涵盖了 郑良树 所著 ** 《柔佛的新曙光》 一书的前言和部分章节。文本详细记述了 华人先辈 在开辟这片土地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危险以及与 柔佛王室 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 华人社会 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其中重点叙述了 陈开顺 作为 港主 的经历及其在 陈厝港 的创建和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与 义兴公司 ** 、 海盗 和 马来各派势力 之间的周旋与斗争。   《柔佛的新曙光》是一部由本地作家郑良树(字百年)撰写的华族历史小说。郑良树先生本身是新山亚福街土生土长的新山人,拥有文学博士及大学教授的头衔,但他同时也喜爱阅读及创作小说。他更是本区域首位撰写华族历史小说的人。在这部作品中,他巧妙地将撰写小说的技巧运用到华族历史研究中,把华族历史改写成引人入胜的小说,以小说的形式来展现历史。   本书的核心在于叙述新山早年开辟的沧桑历史。它展现了当年先辈们 “ 梯山航海、筚路蓝褛 ” 的冒险精神和创业毅力,描绘了他们 “ 梯山航海、隼路蓝褛 ” 的冒险经过。书中深刻刻画了当年华族社会与柔佛王室之间互动互利的良好关系,从而有力地肯定了华族对新山的开埠和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郑良树先生指出,许多马来西亚的城市、乡镇和街道的开辟以及早期历史,都与华族有着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他认为,一部马来西亚史,其中半部就是华族史。然而,华族新生的一代对这段开垦史及发展史所知有限,甚至完全蒙昧无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决心通过小说形式,将华族与这片土地的血肉关系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新生代铭记 “ 生于斯,长于斯 ” ,也将 “ 老于斯,葬于斯 ” ,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在本书之前,他已创作了两部 “ 南洋历史小说 ”—— 《青云传奇》和《石叻风云》,分别叙述马六甲和新加坡的华社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本关于故乡新山的作品,是他 “ 以小说展现历史 ” 心愿的延续。   新山作为作者的故乡,在书中被描述为今天马来西亚发展的一颗 “ 超级新星 ” ,经济高度发展,人口迅速膨胀。然而,在公元 1866 年以前,新山曾是一个非常落后荒凉的小镇。甚至在 1819 年莱佛士抵达新加坡时,新山尚处于 “ 史前时代 ” 。直到大约 18...

宽柔论集

图片
宽柔论集 目录 一、凡例 二、导言:华文教育是这样撑下去的 三、宽柔论集     1.黄贤强、黄循耀:     宽柔中学董事会的成立和经营管理     2.李志贤:     理想与现实的妥协——以宽柔中学学制演变及教学理念为例     3.陈松沾:     校长王宓文先生传略     4.黄佟葆:     宽柔掌舵人:黄继翔校长     5.叶钟铃:     宽柔掌舵人:张拔川校长     6.彭志伦:     融合教育理念与生活实践的宽柔教育     7.安焕然:     宽柔与华社 附录     1.郑良树:     从义兴到宽柔学村     2.陈再藩:     宽柔以教——新山的另一个故事   《宽柔纪事本末》勘误表 宽柔论集 主编:郑良树 作者:诸家 排版:庄子仪 出版/发行:南院出版社     PTD 64888, 15km, Jalan Skudai,     P. O. 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电话:07-5586605 传真:07-5563306 网址:www.sc.edu.my 电邮:researchinstitute@sc.edu.my 印刷:Oren Printing Sdn. Bhd. 印数:0001-1,000 第1版第1刷:2006年5月 订价:RM30.00 图书分类: Perpustakaan Negara Malaysia Cataloguing-in-Publication Data Tay Lian Soo, 1940- (Kuan Rou Lun Ji) 宽柔论集/郑良树主编 ISBN  983-2453-15-1

文律旧码头坍塌 当局将紧急修堤

图片
南洋商报2001.03.29 文律旧码头坍塌 当局将紧急修堤      (新山28日讯)文律旧码头坍塌后,当局将会采取紧急措施,先稳固原有的堤岸,以避免泥土流失,造成堤岸也崩塌。     文律马华县议员赖全发告诉《南洋商报》,当局将通过文律区州议员沙里芬,向柔佛州务大臣申请紧急拨款,作为修筑堤岸用途,同时交由笨珍水利局,尽快提呈一份报告与预算筑堤的费用。     他说,坍塌的旧码头原本已经废置很久了,也没有在这里起卸任何的货物,平时只有供居民们在该码头进行垂钓。 不会影响当地渔民     他表示,当地的渔民们,也没有使用该码头,做为起卸鱼产用途,他们平时在起卸鱼产时,是使用在公市边的长板码头。因此,旧码头的坍塌,并不会影响到当地的渔民。     他透露,在今年初,文律区州议员沙里芬,曾经向笨珍县议会提出建议,在旧码头的附近,另外建设一座新的码头,以便将来与印尼进行物物交换时,做为卸货物的用途。     他说,这只是一项建议而已,县议会也正在研究中,到目前为止尚未作出任何的决定。     另一方面,赖氏指出出,旧码头的坍塌,相信是年久失修以及泥土流失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