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第十八届毕业特刊

 

1997年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第十八届毕业特刊




这本特刊是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第十八届暨与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办第二届中医学士学位毕业典礼的纪念刊物。特刊由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主办,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协办,反映了学院的历史、教育理念、学术成果以及毕业生的风貌。

学院概况与历史

  • 马来西亚中医学院(原名马华医药学院,于1992年更名为现名)创办于195510,至今已有40年历史。
  • 学院初设于吉隆坡柏屏义学教室,后于1959年春迁入马来西亚中医师公会(前身为中马中医师公会)主办的中华施诊所大厦,使用其二楼及三楼作为课室,并建立了图书馆。中华施诊所也是学院学生重要的临床实习场所
  • 学院教育体制不断发展:
    • 创办初期为夜学四年制,每周上课六晚。
    • 1966年起停止招收函授生。
    • 1978年改为五年制,第五年侧重实习、专题讨论及毕业论文。
    • 1990年起改为全日制,每周上课五天,增加学习时间以提高学术水平。
  • 课程设置涵盖广泛,分为基础科和应用科。
    • 基础科包括中医基础、中药、方剂、解剖生理、病理、内经、中医史、医古文、传染病等。
    • 应用科包括针灸、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寒、温病、金匮、诊断、现代内科、现代诊断、伤科、推拿、痔科、救护科等。
  • 教科书方面,早期由教师自编,1971年起采用南京/上海中医学院教材,1985年起采用中国各地中医学院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学院还聘请华校出身的西医生教授现代医学课程。
  • 临床实习是教学的重点,从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到内科,学生在中华施诊所和吉隆坡同善医院进行实践。

与中国高校的合作

学院积极与中国著名的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以提升马来西亚的中医教育水平和学术发展。

  • 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尤为紧密,是特刊重点突出的内容:
    • 1991年起,与广州中医学院联办中医专科研究班(三年制),设有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专科方向,为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也培养师资。广州中医药大学委派教授前来授课和考试。
    • 1992年底起联办一年半制中医学士学位课程,合格的本院毕业生可在吉隆坡和广州完成课程,获得广州中医学院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 1993年初起联办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在本院完成学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本院讲师共同任教,部分临床实习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行. 修业期满考试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可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及中医学士学位证书,同时获得马来西亚中医学院毕业证书. 本特刊的毕业生即是此五年制课程的第二届毕业生.
  • 此外,学院近日还与天津中医学院签协议联办三年制针灸硕士班课程,毕业生有机会考取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硕士学位证书.
  • 学院还与北京和上海的中医药大学取得联系,计划联办儿科、妇科、骨伤科及其他各种专科课程,旨在促进马来西亚中医学术走向专科化.

教育理念与未来展望

学院的院训是**“德学并重,尽责活人. 这体现了学院不仅重视医术的精深,更强调医德的培养,认为仁心济世、关怀病者与精湛医术同等重要. 毕业生需宣誓终身贡献予医药学术,为人类之健康服务,以尊严与良知执行业务,将病者之健康置于首位”**.

特刊中,学院院长和华人医药总会理事长都表达了对毕业生的期许和对马来西亚中医药发展的展望.

  • 院长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提高学术水平,为各民族健康做出贡献.
  • 双方领导都呼吁争取中医师的法定地位,希望马来西亚卫生部能修订相关法令并着手登记注册中医师.
  • 马来西亚华人医药总会作为最高组织,正积极推动在职中医师的再教育新中医师的严格培训,研究全国统一教材和统一考试的可行性,以确保中医师素质.
  • 总会也计划建立资料库收集全球最新中医药研究成果 并希望政府支持筹建新会所.
  • 卫生部长也鼓励传统医药从业者研究及提炼本地草药,减少进口依赖.

特刊内容

特刊内容丰富多样,包括:

  • 学院的院徽、院训和历史.
  • 学院领导、中国高校校长及华人医药总会理事长的致词.
  • 师长介绍和毕业生介绍.
  • 多篇师长和学生的学术文章,涵盖广泛的临床研究和理论探讨,例如:
    • 湿热证的临床体会与辨治.
    • 中风的现代医学认识与中医诊疗规范.
    •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辨治.
    • 中药降脂疗法研究.
    • 影响针灸疗效的有关因素.
    • 以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病.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研究的优势与展望.
    • 眼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观察.
    • 中医减肥疗法研究(综述).
    • 针药并用治疗男性不育疗效分析.
    • 中风与痰瘀.
    • 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及证治.
    • 概论血瘀证.
    • 乙型肝炎之探讨.
    • 痛经的证治与避孕药的治疗原理.
    • 中医灸法理论与治疗的探索.
  • 对历代著名医家的介绍.
  • 毕业同学的感受分享.
  • 各方发来的贺词和赞助信息.
  • 剪报等资料.

总体而言,这本特刊不仅是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第十八届毕业生学业成就的纪念,也是学院多年来在传承、发展和推广中医药方面所做努力的缩影,尤其突显了其与中国著名中医药大学的紧密合作以及为提升马来西亚中医药整体水平所付出的努力。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