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嘉楼三保公庙》

《登嘉楼三保公庙》




根据徐明章(三保公庙理事会秘书兼本书主编)的序言,本书的目的是记录资料及一些旧图片。这些资料是他多年来收集档案后,经过一番整理和系统化编写而成,以便配合2003年三保公宝诞付印出版。出版此史辑的初衷是为了保存三保公庙的历史,使其不至于湮没。

本书得以出版,离不开众多人士的贡献。拿督管荣光先生赞助了承担编辑费用。编辑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主编徐明章,顾问谢寿明和张子深(张弓),以及委员张昌振、翁兴森、卢华、蔡光辉、洪长江等人。徐明章在序言中提到,编辑此书得到了理事们的错爱,让他能略尽绵力。他也感谢顾问张弓在编辑过程中给予的鼓励与指导,以及张弓不辞旅途劳苦,多次往返吉隆坡与登嘉楼,支持专辑的出版。此外,本书还特约了学者刘崇汉和张子深(张弓)发表关于郑和是否到过登嘉楼的论据,以及特约作家郭仁德编写了探讨学习郑和精神的论文。

《登嘉楼三保公庙史辑》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与三保公庙和郑和相关的多个方面:

  • 庙宇历史与发展: 书中记载了三保公庙的历史,包括向河畔大树祭拜许愿、开始建立三保公庙、豁免地税、久失修趋没落,到进入80年代重现生机等历年风貌。它也提到了已故会长拿督杜水淼对三保公庙未来发展的构思图计划,包括设立儿童游玩场所、修建提岸、建造石船(三保公号)、设立休闲中心、建筑宿舍、运动场等。此外,还记录了为三保公庙筹款的活动,例如1993年中国少林武僧团的演出。
  • 庙宇组织与活动: 书中列出了1995-2002年间三保公庙理事会的成员名单。它记录了委员会举办的活动,如每年五月初五庆祝三保公千秋宝诞。庙宇宗旨之一是弘扬孔子学说,为此曾邀请张弓就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关系进行专题演讲。庙宇还曾与登州马华文化局联办郑和纪念展。
  • 郑和(三保公)介绍与历史: 书中提供了三保公——郑和的简介,称他是明代伟大的航海家。详细列出了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时间表、船队规模、到达地区等信息。还附有郑和航海图。
  • 郑和与登嘉楼的关系探讨: 书中包含刘崇汉和张子深两位学者的论述,探讨郑和船队是否曾到过登嘉楼。刘崇汉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往返时间、所经国家、明代中国商舶活动以及郑和航海图等提出了船队分队到过登嘉楼的可能性。张子深引用明代古籍中对丁机宜(即登嘉楼/丁加奴)的记载,认为当时已有航海家到访。民间传说也普遍认为郑和曾到过日郎河,船只搁浅上岸扎营练兵。
  • 郑和的历史地位与成就: 书中有郭仁德撰写的论文学习郑和精神,详细阐述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作为地理大发现的先导,建立亚非国际交通网,搭建横跨亚非的友谊之桥,传播中华文明与进步,稳定亚非国际局势(通过军事行动打击海盗和干预争端),促进经济发展(物品交流、促进资本主义因素萌芽),以及对中国地理学的贡献(丰富地理知识、航海图的价值),展现了高超的航海技术。文章将郑和的和平交往方式与欧洲殖民者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强调友谊的价值更为珍贵。
  • 历史文献与遗迹: 书中摘录了《明史》、《东西洋考》、《皇明象胥录》、《罪惟录》等古籍中关于丁机宜的记载。还介绍了郑和下西洋大事记 以及与郑和相关的史迹文物,如龙江宝船厂遗址及其出土文物,郑和故里,浏家港,郑和墓,以及《故马公墓志铭》。

评价:

《登嘉楼三保公庙史辑》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出版物。它不仅仅是登嘉楼三保公庙的庙史记录,更是当地华人社区与郑和历史传说连接的体现。

优点:

  • 资料全面性: 汇集了庙宇自身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活动记录,以及关于郑和的详细历史资料、研究探讨和相关遗迹介绍,内容跨度广,信息丰富。
  • 多角度呈现: 通过收录不同作者的文章,尤其是刘崇汉和张子深对郑和与登嘉楼关系的论证,展现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郭仁德的文章则深入探讨了郑和的成就和精神。
  • 历史保存价值: 成功地将分散的历史资料(包括旧图片、口述历史、报章记载、古籍内容等)汇编成册,达到了保存庙宇历史、避免湮没的目的。理事会成员名单等信息也为研究当地华人社团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 文化传承意义: 记录了庙宇弘扬孔子学说、纪念郑和等活动,体现了华人社区在异国他乡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承。
  • 细节丰富: 对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地点、船队规模等提供了详细列表。对丁机宜的记载细致入微,包括概况、习俗、物产、贸易等。对郑和相关遗迹的介绍也配有图片和详细描述。

局限性:

  • 编辑仓促与经验不足: 主编徐明章在序言中坦诚,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错漏在所难免。他也提到了庙宇史料的欠缺和寻找资料面临的困难。
  • 史实与传说并存: 在探讨郑和是否到访登嘉楼时,资料中包含民间传说,尽管辅以学者论证,但部分内容仍需进一步考证。

总结:

尽管存在一些编辑上的局限性,但《登嘉楼三保公庙史辑》作为一本地方庙宇史和郑和研究的结合体,其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是登嘉楼三保公庙自身发展历程的珍贵记录,也为理解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的影响,以及当地华人社区如何传承和纪念这位历史人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于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历史、地方史以及郑和航海史的学者和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值得参考的文献。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保公庙,以及它与伟大航海家郑和之间紧密的文化和历史联结。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