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百年前的广州药王庙老照片

 

一张百年前的广州药王庙老照片


在广州旧城街道上,有一座庙宇曾是百姓祈求健康的中心。百多年前,一位德国学者举起相机,将这一幕定格——这张照片如今成为岭南文化记忆的重要片段。

照片拍摄于 1909 年,由德国建筑学者 Ernst Boerschmann 拍摄。他当时走访中国十多个省份,专门研究庙宇、祠堂与佛寺的建筑风格。药王庙因供奉唐代名医孙思邈,被视为护佑百姓健康的场所。

与一般建筑测绘照片不同,Boerschmann 的镜头不仅聚焦庙宇,也将街头行人纳入画面,让影像更显生活气息。

照片里的药王庙装饰精致:山墙线条波浪起伏,灰塑与陶塑点缀其间,花鸟瑞兽生动逼真。中央小龛中供奉着药王像,象征庙宇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与平安。

这些建筑细节展示了岭南工艺的匠心,也映照出广州庙宇文化一贯的热闹与繁华。

照片中,几名身穿长衫、短褂的男子走过街头,脚步让身影略显模糊;庙门口,一位老妇人静静坐着,似乎在休憩。前景散落的木板与棚布,或许是修缮工程的痕迹,也可能来自庙前街市。

庙宇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是社区生活的一部分。庙门朝向街道,显示了它与市井百姓的紧密联系。

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录在《Picturesque China》摄影集中,以多种语言出版,向世界展示了岭南庙宇的独特风貌。

今天,广州的城市面貌早已改变,但这张影像仍让我们得以回望百年前的街头:灰塑飞舞的屋脊、庙门口的日常,以及信仰与生活交织的文化场景。

它提醒我们,庙宇不仅仅是建筑,更是城市记忆的承载者。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98印尼华人遭遇实录

华文独中教科书~高中华文各册目录